前往主要內容

階段性檢視:永續供應鏈轉型

這個階段性檢視系列探討企業如何利用 CSRD 作為永續成長和韌性的戰略藍圖,並超越合規要求。

為了實現這一潛力,領導者首先應重新思考永續,將其視為公司在社會中的核心角色,以及其對環境和整個價值鏈的影響。

ESRS 原則正在改變企業營運方式

 

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 (ESRS) 1 的基本原則是「雙重重要性」,此原則提倡從雙向視角看待企業的影響。領導者不僅要專注於既定目標,更應主動評估其商業活動是否對公司以外的更大範圍產生重要影響。這要求領導者評估各種營運決策(如採購實踐、生產方法或員工薪資水準),以及治理決策(如商業行為)如何對更廣泛生態系統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產生實質性影響。

例如,公平的工資和公平的就業有助於提升員工的福祉和留任率,並可能影響社區的經濟韌性。透過支付生活薪資,企業幫助支持當地經濟穩定、減少貧困並促進社會福利,創造正向影響效應進而強化ESG目標。同樣地,負責任原料採購有助於防止環境衰退並支持永續資源管理,這不僅有利於企業,還有益於周邊社區。

相對地,ESRS 1 也會詢問哪些因素對企業產生實質影響。例如,如果企業營運於高乾旱區域,將如何影響商務?認識到這種相互關係使企業更容易避免風險或識別發展機會。ESRS 1 導入另一個關鍵觀點轉變,是超越傳統商業界限,擴大問責範圍至整個價值鏈。這更廣泛的定義意味著企業應思考他們的商品和服務項目是如何生產的,並評估它們對當地如供水等因素的影響。同樣地,企業有售後責任需要關注客戶如何重複使用、維修或棄置產品。要求以全方位的視角檢視受公司營運和合作夥伴關係影響的社區、客戶和供應商。

這不僅僅是理解CSRD的精神,更是在幫助量化 ESG 風險和機會,並透過確立企業在更大世界中的定位,以重新構思戰略思維。領導者採納這些觀點將容易識別市場、營運和關係中各種影響、機會和風險。毫無疑問,無論是物理環境還是商業環境都在變化,這使得企業面臨一個戰略選擇:是被動應對、僅僅遵守規定,還是考慮不採取行動的長期風險,並及早識別那些不具永續性的產品或服務,從而積極思考,並將自己定位為永續轉型的領跑者。

如何務實的應對這一挑戰?

 

制定達成企業目標的策略路線圖

為了推動成功的永續供應鏈轉型,企業首先應利用雙重重要性原則來確定其面臨的最大風險,以及其在哪些領域有潛力創造最大機會和影響力。從這裡開始,他們可以評估其在關鍵價值鏈中 ESG各個面向的表現,並優先考慮對各種利害關係人(不僅是投資者)最重要的領域,專注於可以推動長期成功的地方。


設定正確的目標等級

在評估出哪些是重要的之後,下個關鍵步驟是定義清晰的永續發展願景。此願景應考慮幾個因素:監管機構的期望是什麼?競爭者在哪些領域設立了新的基準?客戶和其他利害關係人(包括投資者)的期待是什麼?

聚焦於一些常見的例子—人權與勞動條件、脫碳和循環經濟—有助於確立系列目標,從基礎且容易達成的目標,到更具雄心的目標,這些目標可以嵌入整個組織及更廣泛的網絡中。這些目標應該建立在務實的假設和可行的計劃基礎上。需充分理解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槓桿和技術可能性,這對制定可行的策略至關重要。

將價值鏈視為協作網絡來最佳化資源

將價值鏈視為協作網絡而非獨立的功能,能夠讓CEO採取前瞻性的策略。透過對供應商實踐、製造過程和終端用戶影響的全面盤查,領導者可以找出創新機會,並開發符合循環經濟原則的產品。此種全面的方法可增強韌性,使企業能在永續經濟中蓬勃發展。

實現這一轉變需要更高層次的整合性思維,超越採購或業務部門間的隔閡。這正是一種將價值鏈視為動態生態系統的戰略方法。領導者如果能聚焦全體的關注重點,並制定有意義的目標來衡量進度,就能更好地預測和緩解風險、最佳化資源使用,並有效地應對持續變化的市場需求。

建立透明度

實現透明度和可信度,需要針對數據和分析方面進行投資。跨供應鏈的追溯性仍然是一個複雜的挑戰,這凸顯了企業需從一開始就評估其產品和服務的永續數據,並發展強大的分析能力。

此種規模的轉型可能會影響組織內的每個職位;從採購、製造、物流到行銷和客戶服務,每個領域都可以為永續發展做出貢獻。實施轉型依賴集體協作,組織內各部門的關鍵人員負責收集特定數據和永續指標,包括:


  • 環境:價值鏈中的排放、資源開採、森林砍伐
  • 社會:員工福祉,包括人權
  • 治理:供應商管理

這種綜合方法為盡責制奠定了基礎,進而在整個供應鏈中實現有意義的進展。

作為知名的消費產品品牌,該公司面臨著要求加強其 ESG 合規性的巨大壓力,遠遠超出傳統的排放報告範圍。該公司對手動供應商和產品管理系統的依賴妨礙了供應鏈的透明度,構成了聲譽風險,並限制了其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對負責任採購和生產的期望的能力。

因此,客戶啟動了一個新的採購和永續系統,以現代化供應鏈追溯和監控。然而,在這項計劃進行了兩年後,他們在執行集中數據和自動化流程的軟體解決方案時遇到了挑戰,而這對於提升透明度和報告至關重要。

勤業眾信攜手該企業重振採購和永續系統,負責專案和計劃管理、變革管理以及培訓,以加速交付並減少風險。

該次的介入帶來了顯著的改善:透過優先設置目標和加快進程,該計劃得以穩定並加速;實施集中式供應商管理系統,以增強ESG數據洞察力;並以針對性的變革管理和培訓,使各方利害關係人順利採納此計畫。

超越合規,開啟更多機會

 

儘管大多數公司目前都專注於實現合規,但我們確信公司應該並且將會從CSRD報告中獲得越來越多的競爭優勢。

缺乏對價值鏈的洞察力可能會為公司帶來重大的法律、聲譽、市場和流動性風險。隨著公民和非政府組織(NGO)對企業的問責不斷增加,CSRD可能要求提供新的數據,以促進問責並展示負責任的行動。了解價值鏈中的環境和社會影響及其相互依賴關係,能夠幫助公司預測和應對新興風險,從而在過程中建立韌性和信任。

在一個由透明度驅動的市場基礎上,ESRS 1 傳達公司價值鏈對社會和環境的擴展影響,對於幫助建立強大的品牌聲譽和利害關係人的信任至關重要。它不僅揭示企業對自身影響的深刻認識,還展現其對實現全球永續目標所需的整體生態系統變革的部分責任。此需要企業改變觀點和承諾全面收集 ESG 數據,不僅是為符合 CSRD 規範,還要找出改進的機會。這些數據可以發掘關鍵優勢,使公司能夠傳達其正面影響、最佳化資源並與供應商合作,以幫助推動效率和創新。

更緊密的合作是強化對價值鏈的理解和實現系統性變革的關鍵,因此高層領導需要優先考慮與供應鏈夥伴建立信任並共享數據。價值鏈中的供應商也可能有CSRD義務,這為雙方創造了互利機會並促進合作。

這不是一個立即的過程;首先,來自供應商的數據可能僅符合CSRD的要求。隨著關係的深化,企業可以獲得更大的影響力,促使供應商提高績效,最終提升整個價值鏈的結果。儘管對第二或三級供應商的直接影響有限,但改善與關鍵供應商的關係可以提升其績效,並可能將正向變化傳遞至整個價值鏈。

區塊鏈和其他數位技術提供了應對複雜的多層供應鏈的潛在解決方案,能夠創建一個共享平台,以實現透明度和追蹤計畫。在這類倡議中領先可以在供應鏈中建立專業知識和動力,提供競爭優勢,並向利害關係人提供具吸引力的外部敘事。

平衡透明度要求與供應商的商業利益是關鍵。不能單獨地取得進展,而且可能需要逐步建立信任的方法,特別是在最初供應商持謹慎態度的情況下。初期階段可能會帶來效率的提升,而更深的信任和合作關係,則可能建立於問題公之於眾並影響品牌聲譽之前,先揭示出風險(如不安全的工作條件)。

強化價值鏈協作的好處與CSRD合規性以及其所涉及的新數據要求密切相關。數位轉型為重塑企業活動、組織內部及價值鏈中的聯繫和關係提供了關鍵槓桿,為永續商業實踐建立了堅實的基礎。

將 CSRD 作為長期戰略變革的催化劑

 

了解 CSRD 背後的指導原則可以激發公司重新評估其在更廣泛的世界中的角色,同時也可以改變您的戰略觀點。您將擁有更廣泛的視野,能夠發現長遠未來或整個價值鏈中的市場機會,並在競爭對手之前採取行動。

勤業眾信能幫助您轉型,不僅遵守CSRD,還能改變您的企業與價值鏈關係。我們的數位、永續發展和策略領域的專家可以幫助您將合規轉化為全新世界的機遇。

探索如何從CSRD中獲得務實的洞察,促進企業價值。

雖然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立即符合CSRD規範,但它也提供了新的洞察基準,可以啟動一系列步驟以促進企業價值和轉型。

ESRS E1 正在擴大企業對其氣候影響的看法。領導者如何利用這一點推動企業韌性和創新?

你覺得這個有幫助嗎?

感謝您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