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阳集团:追求逻辑成长,追求本质成长
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est Managed Companies, 简称“BMC”)项目作为当前中国唯一针对企业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评估的国际奖项,于2018年落地中国,由德勤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合发起,历经7年累计发现各细分领域的75家卓越管理企业和“隐形冠军”。
第七届BMC获奖企业——中国旭阳集团,集团创业三十年,增长方式逐步由市场拉动、投资推动转变为服务引领、创新驱动,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以客户定制化、差异化的需求,推动建立销、运、产、供、研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由原来的生产什么卖什么的大规模制造转变为需求什么制造什么的服务型制造业。
第七届BMC颁奖盛典系列活动期间,德勤中国合伙人詹伟祥、《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与旭阳集团董事长杨雪岗进行对话,与他探讨了旭阳集团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锻造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并用创新引领未来。
德勤中国合伙人詹伟祥从对话中体会到:杨雪岗董事长带领公司以客户为尊,以员工为本,以求变为始,以资本为翼的经营策略,使公司在发展征途上有坚实支撑,在行业变革中有永续韧劲,在规模锁定时有长久资源,使中国旭阳集团成功实现从传统焦炭生产延伸至综合服务托管模式的战略转型升级,不仅提升了产业附加值,还在行业内树立了绿色高效发展的标杆。这家中国民营企业实现管理卓越的经验值得借鉴。
以下为采访摘要。
以终为始的战略规划
1995年春天,30岁的杨雪岗辞去河北省邯郸市水利局东武仕水库管理处副处长的“铁饭碗”,以230万元拼凑起来的资金招兵买马,吸引80名志同道合的员工,在邢台县东小汪村西头的一片荒地上,挂出了“邢台旭阳焦化有限公司”的牌子,成为邢台市第一家注册成立的民营企业。回顾创业目标时,杨雪岗说:“旭阳创业始于对人生理想的更大追求,当然也为创造财富,但不仅仅为追求财富的增长。旭阳的创业不是被逼的创业,不是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也不是为改善个人生活条件而创业,纯粹是为了追求更大的人生舞台,更大的人生理想。所以旭阳创业从一开始就选择与员工共同奋斗,创业的目的是追求组织成功,这是鲜明的特点。因为只有一个组织才可以不断成长、不断成功,才能构筑长久生命力,才能满足追求更大的人生理想。”
当年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刚刚起步,即便投资金额大、挑战多,杨雪岗还是毅然选择了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方方面面提供能源与材料基础的煤化工领域,并下定决心深耕。因此,创业之初,旭阳就成立项目研究部,全面调研全国对焦炭的需求,从焦炭的物理化学特性出发,深入分析钢铁、铸造、化工三大领域对于焦炭具体的应用场景、成本结构,从而明确自身产品的定位。
与此同时,杨雪岗也在深入思考制造业的行业规律和本质。他发现,制造业有周期性强、充分竞争、全面过剩三个显著特点,这是旭阳发展一定会面临的问题。如何突破?杨雪岗找到了三条突围之路:首先,抢占规模优势,将“凡进入产业勇争世界第一”作为重要的战略方针贯彻始终;其次,保证健康的现金流,通过服务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第三,大力投入研发,不仅持续追求技术改造,同时为未来储备新产品。
事实上,旭阳三十年来的发展正是走在最初规划的道路上。通过多年打磨与沉淀,旭阳打造了多个全球第一的产品线,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坚持服务型制造业而产生的运营管理服务业务正在成为旭阳的全新增长点,旭阳的科技产品创新也在不断深化布局。这种“产业+服务”双轮驱动,既巩固焦化主业优势,又开辟新能源、新材料及氢能等新兴增长极,形成抗周期波动的相关多元产品矩阵。焦炭、化工、新能源三大板块协同,即便在行业产能过剩的寒冬期,仍能通过动态调整集团77条产品线的资源配置保持盈利弹性。
战略规划对旭阳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1995年创业至今,旭阳已经执行了五个“五年发展规划”。2025年,旭阳不但要全面完成第六个“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而且要全面总结、系统复盘,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制定旭阳第七个“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年)”(对应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并根据旭阳未来三十年的长远构想,制定新的“十年发展纲要”。
管理的两个基本点:客户与员工
在杨雪岗看来,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客户与员工这两个基本点,做好这两大方面的工作就是企业应当日日锻炼的基本功。
在客户端,旭阳历来倡导并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规模实力,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全心全意地对客户负责,并于同时通过运营管理服务及整合并购的事业开拓不断增加和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旭阳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永远以客户要求为关注焦点,产品的开发、生产、供给、服务全部以满足客户要求为首要标准。
譬如专为大高炉生产而研制的“旭阳1号焦”,彰显强度好、硫分低、挥发分低等显著特点和优势,广泛应用于2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主力焦。更值得一提的是,旭阳通过“厂对厂、门对门、炉对炉”的定制化生产,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并建立形成完备高效的质量管控体系,全流程准确识别所有关键质量控制点,原料及产品质量检测、数据采集与传输全部自动化,质量控制全程可追溯,产品质量长期稳定,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产品之外,旭阳还以“产业+服务”模式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完成全国布局、逐步全球开拓,从大规模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以独特的轻资产运营服务赋能行业ESG升级,协助同行实现“用煤不见煤、产焦不见焦”的绿色转型。
在员工端,从创业初期至今,旭阳一直重视对员工的承诺和福利。旭阳恪守“创造财富、完美人生”的企业宗旨,始终与广大员工结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持续凝聚旭阳组织和全体旭阳人的共同理想、共同愿望,开拓永久生存与发展的无限可能,积蓄永远进步与进化的动力源泉。旭阳坚持“德智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观,力图使公司及公司内所有员工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杨雪岗认为,产品只是组织的物理创造,真正构成组织的是人,资产、资金、技术、体系都是由人掌握的。人才的复利积累是企业穿越周期的真正密码。1995年,旭阳的员工中大专学历者仅1人,博士、硕士人才为零;到如今120名博士及各产业领域合理配置的高层次人才引领的创新团队,人才密度发生质的跃升,直接推动了旭阳技术壁垒的构建。
积累研发复利
在旭阳,研发被分为两类:一是围绕增加现金流的技术改造类研发,服务于现有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二是为未来竞争储备的新产品,服务于集团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限定在和旭阳现有产业相关相近的领域,必须要是看得懂的。杨雪岗分享了旭阳特有的研发决策方程式:原料+开发能力+市场=新产品。这一方程式的三个元素,两个元素确定一个元素不确定的项目要优先做,一个元素确定两个元素不确定的可以探索,如果三个元素都不确定,那便不能做。
这看似朴素,却把过去“拍脑袋上项目”的随意性压缩到最低,让研发资金永远流向“最确定、最稀缺、最有利”的方向。同时,也能让新进入旭阳的研发人才快速理解旭阳的研发创新逻辑,避免天马行空,从而有效保证创新真正为产品和客户服务。
此外,旭阳不把市场当试验田。在集团邢台园区,旭阳投资2.5亿元建成了全国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煤化工及高端新材料化工产品中试基地。它和其他化工厂一样五脏俱全,但规模不到其八分之一。从实验室中研发出的新产品,需要经过中试孵化再进入工业化生产。目前,该基地正在进行6条生产线建设和中试,这些中试产线有3条是自主研发的,目前已有2个产品进入工业化生产。
如今,旭阳为集团所有产业、产品配置了三个层级的研发机构,建立了全员创新、全面创新、系统创新、协同创新、原创性、独创性的创新体系,围绕高精尖、高附加值产品展开系统性研发,取得了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培育了1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626项专利技术、585项专有技术、151项可转让技术、196项软件著作权,获得了46项国家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实现了27项自主研发项目产业转化,且成功以运营管理服务模式输出旭阳标准,赋能外部企业18条产线,将旭阳技术和经验升华为行业标杆。此外,旭阳构建起完善的“实验室-产业化”研发链,叠加数字化全流程管控,持续输出循环经济及“双碳”管控等绿色技术,打造行业一流生产环境及行业标杆。
杨雪岗表示,旭阳的发展最终全都依赖科技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这就是旭阳的“三种创新”,也是最终追求,旭阳始终以“创新引领未来”为实现路径,致力打造“世界领先的能源化工公司”,矢志成为全球知名的产业+服务的集团。接下来,旭阳将进一步加强应用开发、并购、研发储备“三步曲”研发创新梯次滚动发展的工作局面,使创新贡献率逐步提高、逐年提高,提升盈利能力,加宽、扩深产业护城河。
谈及如何应对当前行业产能过剩、全球经济不确定等问题,杨雪岗表示自己充满信心,因为就旭阳本身而言,前三十年“确定”的少,而“不确定”的较多,外部环境是“确定”的多,“不确定”的少;未来三十年则是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多,“确定”的少,而旭阳本身则是“确定”的多,“不确定”的少。这些都是利弊分析,而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是旭阳仍然保持了十分旺盛的创业激情与斗志,这是旭阳走向未来的第一精神动力。
谈及对于企业卓越管理的看法和经验,杨雪岗认为客户、员工和对技术的不懈追求是企业管理方面最核心的三个要素。同时,管理应当注重张弛有度。旭阳推崇简单直接的管理风格,讲究“信息传递不过分,工作调度不过时,经营决策不过夜”。但对于研发、投资等重大决策,则常常需要长达一到两年反复调研分析推演,确定方向之后就是坚持,绝不轻易动摇。
旭阳集团在过去三十年的历程中不断在研究客户和市场需求、行业规律,想方设法拓展自己能力和业务的边界,并且积极关注全球宏观经济趋势,在修炼内功的同时力争顺势而为。当前,旭阳正着力构建“产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三维经营管理机制。巩固焦化、化工支柱产业基础,扩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布局,同时加速国际化发展步伐,并以方向上的正确、道路上的坚定、战略上的坚持、策略上的灵活以及对逻辑成长、本质成长的不懈追求,确保旭阳生存与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的完全彻底闭环,确保能够始终走在全球能源变革浪潮的前列。
点击查看哈佛商业评论采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