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衡量医药创新回报》系列第十四期年度报告《释放人工智能潜能》探讨了生物制药行业的表现,以及该行业从研发管线创新产品投资中获取回报的能力。当前,生物制药研发运营模式面临多项严峻挑战,包括持续的监管变革、前所未有的丧失专利独占权的高价值资产数量,以及科技的快速进步。然而,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进步,为提高研发生产力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创新新纪元铺平了道路,也加快了患者获得新疗法的速度。
我们通过同比分析发现,欲持续提高整个生物制药行业的预期投资回报,必须在研发生产力方面进行转型变革。本年度分析再次证明了这个结论,原因在于研发的预期回报仍低于资本成本,这将导致研发领导者进行资金申请仍然充满挑战。
报告核心观点:
《衡量医药创新回报》年度系列报告针对生物制药企业可望从其临床晚期研发管线中获得的预期内部收益率进行分析。过去14年的数据表明,为了扭转整个生物制药行业投资回报下降的趋势,并持续为患者提供创新产品,生物制药企业必须在研发生产力方面进行转型变革。
图:在优化内部收益率驱动因素和提高生产力方面所拥有的机会
尽管研发高管将加快针对未竟医疗需求的药物上市时间作为首要任务,但他们同样面临研发支出持续高企和研发成本不断攀升的问题。通过全面推进规模化、数字化转型并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企业有望显著提升药物研发效率。然而,在对数据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能力进行投资时,应当重视人类的持续参与,这对于实现价值增长和效率提升至关重要。
生物制药企业在致力维持研发管线的盈利能力并推动创新疗法上市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复杂的监管环境 、 即将到来的专利到期问题 、技术革新以及竞争压力。如今,随着美国《 通胀削减法案 》的出台、欧盟专利法的修订以及人工智能在制药行业中的快速应用,为了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生物制药企业必须采取快速、灵活和协作的研发运营模式。
自2010 年以来,报告分析企业一直力求以相同的速度并使用具有同等商业潜力的新项目来补充研发管线,以替代那些因成功获得监管批准或因临床晚期研发阶段终止而退出管线的资产。 随着成本不断攀升、研发周期延长、专利即将到期、并购环境复杂化和法规不断变化,生物制药行业即将达到一个临界点,即企业现有的商业产品组合将难以维持创新研发并确保企业的长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