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和挑战,全球极端气候灾害的频繁发生,进而引发了世界经济的剧烈波动。在这一复杂背景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成为全球各界关注的焦点,更趋于统一深入的监管合规要求预示着全球可持续披露迈入新纪元,进一步强化了ESG与财务影响的紧密联系。中国基建企业既面临新的挑战,也迎来了更广泛的投资机遇。
德勤发布《基建行业2023年ESG表现及发展建议》报告,该报告筛选40家国内外基建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以ESG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为主要信息来源,对基建企业的ESG实践表现进行系统化分析。
基于分析成果,德勤从以下四个方面为基建企业的ESG工作提出建议:
1. 推动ESG融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业务运营是制胜ESG新赛道的关键路径。
企业在推进ESG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采纳细致且全面的策略,从决策、组织细化到执行等环节形成完整的管理循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
2. 气候风险迫在眉睫,专项管理势在必行。
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建立成熟的气候情景分析环境,识别重大气候风险与机遇,并明确气候变化对财务的影响,以评估企业的气候韧性。通过主动管理,将气候风险与机遇融入业务发展战略中,助力企业气候风险转型。
3. 加速ESG数字化转型,挖掘ESG数据的管理效能。
企业需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深入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计算模型开发,强化ESG 数据的管理与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ESG数据的输入、整理和输出,发挥ESG数据的管理价值。企业亦可通过第三方鉴证来证实其ESG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4. 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图谱,应对可持续发展浪潮。
企业应当敏锐把握ESG发展趋势,建立属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图谱。一方面,以合规为导向,满足监管机构的信息披露要求,增强企业被动防御能力。另一方面,以转型为动力,推动可持续发展贯穿运营管理各环节,实现ESG评级表现稳中有升,创造企业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