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尽管疫情管控放开迎来了消费市场的复苏,但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给企业持续增长及业务运营带来压力。据观察,中国快消品市场正呈现以下四大趋势。
德勤管理咨询认为,针对目前快消品行业呈现的趋势,供应链的使命不仅仅是保障供应与成本最优,同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既要安全可靠、又要经济高效、还要聪明灵活。为了助力企业应对这些市场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白皮书将从供应链管理与运营的角度,分析快消品企业可如何通过生产网络优化、采购原材料控制、物流网络规划及灵活交付等重要环节的能力提升,实现供应链的全面转型。
产能网络作为供应网络的核心节点,是区域配送网络的起点,该“锚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业务不断发展、业态不断演进,不少企业开始意识到其现有供应网络对其业务的支撑开始出现乏力。其挑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产能网络与需求网络不适配、产能网络与原材料供应网络不适配。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认为快消品企业,应首先跳出“产能网络”的局限,切换至“全供应网络”视角,去进行产能网络的优化;并通过建立具备全局视角的组织、打造便捷的数字化网络规划工具,来保障网络优化的长期有效及动态调整。
图1:产能网络布局优化的业界实践 来源:德勤管理咨询
近年来受疫情、地缘政治等宏观因素影响,诸多行业都面临原材料的供应“不稳定”及价格“不确定”的问题,这对节奏快、原料消耗大、原料大宗属性强的快消行业而言,影响尤为明显。市场的“不确定性”难以消除,企业只有在自身能力范围内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与运营提升措施寻求“确定性”,才是对抗“不确定性”及构筑成本优势的有效措施。领先企业常见的几种做法如下:
当然,我们不认为以上列举的四种方式对每个企业都适用,或者需要全部都做,各企业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如所处供应链环节、上游供应链格局、现有能力与基础等)选择性实施。
图2:多样化的上游原材料管控方式与实践 来源:德勤管理咨询
新零售与全渠道发展正在重塑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首当其冲的便是物流。目前,领先企业的物流升级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
1) To-B、To-C网络优化及协同
大多数传统快消品牌商已建立了相对完善且成熟的To-B物流网络,同时,为了应对DTC(直接触达消费者)趋势,很多企业借助原有的分销与物流体系,也已建立起了相应的To-C物流网络。然而,随着业务迅速发展及竞争加剧,仓库配置不合理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直接影响交付时效性、敏捷度不高导致无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To-B和To-C间缺少协同影响库存管理效率等诸多问题浮出水面。许多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并优化原有的物流网络,以赋能全渠道变革。我们观察到,市场中一系列针对分销与物流网络优化的实践,主要用以实现广度覆盖、动态可变、高效协同的目标。
图3:市场中常见的实践探索 来源:德勤管理咨询
2) 数字化赋能灵活交付
交付是客户体验中对于供应链强感知的环节,将正确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送至正确的地点是物流环节的“终极”运营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企业不仅需要拥有一张覆盖完整、动态灵活的“物理仓网”,还需要“精准计划”“动态履约”“高效物流作业”等订单管理的“软实力”加持。其中,数字化成为助力企业构建“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观察到,针对物流与交付环节的数字化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在供应链转型的具体实施中,应如何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杂乱无章,或“市场上普遍都这么做”的人云亦云?德勤认为,供应链的转型,绝对不是单点的、孤立的、表层的改善,需要结合业务和全供应链视角,从战略到落地,做一系列的抉择及回答一系列的问题。
图4:快消行业供应链转型框架及关键抉择/问题 来源:德勤管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