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後,對契約義務與企業生態圈的影響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公司 / 吳志洋執行副總經理、薛如倩副總經理、陳怡君專案協理

我們的觀察

隨著COVID-19的影響遍及全球,政府和企業的首要考量都在於人民的健康安全。於此同時,大多數企業面臨著數週、數月,甚至全年不穩定的貿易狀況。無論是企業自身、或是整體企業生態圈都受到干擾、在貿易關係上帶來壓力,增加契約無法履行的風險。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企業都必須應變任何危機所帶來的挑戰,或在有爭議的情況下保護企業與其企業生態圈的未來。

契約義務的索賠與爭議剖析

辨識、評估與管理風險

無論您的首要任務是維護商業關係、實現有益的商業結果,或僅是減少企業的財務損失,從我們的經驗顯示,成功的企業往往擁有相對應的控管機制。

  • 建立一個風險應變團隊,評估關鍵性議題、規劃和評估可能的結果,並適當分配資源。
  • 決定如何保存、維護當與未來契約與相關訊息往返的資料。
  • 提供員工明確的通信約束,避免不正當的郵件溝通,對企業造成不利的影響。

深思熟慮的企業,可主動的對應挑戰,並以最佳的步調全力以赴。

防疫後值得關注的檢視表

待履行的契約關係

  • 除COVID-19外,若有非人為重大因素的影響是否對當前或將來造成契約的無法履行可能性?
  • 契約中是否明確規範出違約或存在違約風險的具體指標?
  • 契約相對人是否可能尋求協議的變更、重新談判或終止約定? 
  • 契約相對人是否可能以COVID-19或是未來非人為因素的影響作為依據,提出契約終止的請求?
  • 是否能預先評估終止契約的直接和間接財務影響?
  • 是否能採取緩衝措施,並準確識別與提出相關的內部和外部成本?
  • 若企業績效不佳屬於短期性的,還是長期性的,是否有必要與合約方重新審閱合約?
  • 有關契約履行的證據、電子郵件的通信紀錄和相關資料存證。

無法履行契約內的「供應義務」

  • 未能在規定的時限內履行契約特定數量的貨物或服務,對自身企業以及供應鏈的其他部分有什麼財務影響?
  • 能否能夠透過付出額外的成本或更換供應商解決或減少當前問題,或是後續對企業營運造成常態性更複雜的影響?
  • 是否會對企業聲譽或品牌造成損害?如果「是」,企業將如何應對並且量化對應的損失?
  • 企業是否有針對「失去主要供應商等原因造成的業務中斷」投保對應的保險?而且當下可辨識出失去該供應商所造成的經營和財務影響,並出具強而有力的索賠請求?

情境變遷對「交易合約」之影響

  • 企業所簽訂併購、收購或資產處置之合約,是否因COVID-19導致情境改變而存在財務影響?
  • 企業能否辨認及評估財務方面短期或長期的影響?
  • 企業所簽訂之合約是否允許因COVID-19而能重新修訂?對企業是有利還是具有破壞性?
  • COVID-19或潛在非人為重大因素是否會改變企業的財務狀況?如果契約中所制定的盈利能力支付期間尚未到期,是否能採取對企業有利的行動?
  • 是否已提供為交易合約擔保、但因疫情或財務表現的變化而受到索償要求?
企業生態圈的識別

許多全球性組織都有成多方合作關係。任何時刻進行風險管理都需要將重心放在高風險部分,尤其著重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部分,必須透過採用系統性的方法快速而有效地專注於風險真正存在的地方:

1.識別企業中的關鍵業務活動、產品、服務、業務流程和系統。

2.確定合作關係的角色,企業對哪一個第三方有高度仰賴、或哪個延伸性企業是關鍵或不可或缺的?

3.可透過內部的資料庫,加以辨識潛在的風險部分(例如:過度集中供貨供料、何處的庫存水準較低等)。

4.利用外部資源以填補內部資訊的短缺,特別針對以下方面:

  • 供應商的位置(供應商的總部以及與其生產位址)。
  • 是否過於依賴轉包商或分包商?確認轉包商或分包商其位置。
  • 供應商的財務健全狀況;供應商是否有足夠能力應對危機?
預防與管理

經初步評估後確定主要關注的部分,針對相關延伸性企業,需要與該廠商或集團直接進行溝通以了解實際的接觸情況,並確定需要在哪些方面採取行動。在緊迫的情況下,傳統方法(如使用供應商調查問卷等),難以無法及時的反映現況。因此,需要採取實地觀察的方式,與關鍵的延伸性企業進行直線溝通,並充分了解其情況。與此同時,針對高風險之延伸性企業一同檢視應急方案;若尚未有應變方案,則須加速擬定。

應對與行動

對於急迫的風險危機需要採取立即的行動,而當出現意外問題時則可能需先行暫緩。應對的策略會依問題的根本不同而有所變化,例如:如果純粹是與財務狀況有關的挑戰,解決方案可從付款條件著手(即獲得預付款)或是到收購供應商等;若根本原因是無法從特定地區獲得服務或產品,則可考量應採取替代性的策略。

保持穩定

對於擁有全球供應鏈的組織而言,COVID-19這樣的非短期災害可能會對業務產生實質上的負面影響。若能在危機中積極應對,且有進行妥善的危機處理,將能使企業持續穩健發展並從中脫穎而出。企業應對危機的過程的規劃與對應能力,亦可確保為員工帶來更好的結果、優化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並使企業更具有彈性以應對未來的危機。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