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loitte Research Monthly Outlook and Perspectives

视角

德勤中国研究《月度经济概览》

第七十五期

2022年6月15日

 

经济形势观察

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

受疫情冲击,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或将明显放缓。今年已有逾40个城市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静态管理,其中上海则因其国际影响力巨大和产业链地位重要(特别是汽车和半导体行业,参见本期另外两篇文章)而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从具体数字来看,4月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7.6%,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萎缩39%,“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减少42.9%。不过,在外贸方面,中国出口态势保持良好,4月和5月分别实现了3.9%和16.9%的同比增长;而且许多大城市的住宅市场在政策松动的背景下(如降低首付)开始复苏,体现出消费韧性将支持经济发展。在超预期的经济压力下,5月政策制定者召开了多次关于稳经济的高层会议。在5月25日国务院召开的“稳住经济大盘”十万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3月份以来,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而对于市场主体,李总理强调对国企、民企、外企要一视同仁;最后,他要求5月底前要出台关于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可操作实施细则。

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加快落实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等助企纾困政策,据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政府已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超2万亿元;另外,放宽购房和购车限制等提振经济的举措也正逐步实施。这种精准发力的做法与官方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的基调一致。事实上,当前的宏观环境与2008年截然不同——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彼时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刺激政策立即稳住了经济增长态势,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影响深远的副作用(如部分行业高杠杆和产能过剩)。而今,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在于是否拥有足够财政政策空间(中央政府仍有加杠杆空间),而在于要避免推出仅刺激供给端的政策,因为这样将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加剧滞胀风暴。我们建议,理想的财政政策应发力最终需求,并向受新冠冲击严重的行业倾斜(如财政部表示将加大对民航等行业企业纾困发展的支持力度)。简而言之,出台增量财政政策是明智的,能否有效稳住经济大盘将最终依赖于能否高效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图:中国经济是否已走出低谷?


数据来源:Wind

展望下半年,以下积极因素有望改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首先,在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前提下,防疫政策有望变得更加优化,例如设立“社会面清零”目标,采取以社区为单位的隔离而非对整个城市进行静态管理的做法。事实上,今年这轮疫情中许多城市保持了稳定的食品物流系统,并依靠频繁的核酸检测来阻断社区传播。即使在严控风险的北京,也没有采取全域静态管理。与此同时,国务院决定让地方财政来承担核酸检测费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以大规模检测为主的做法。其次,在就业压力增大(城镇调查失业率已从2月的5.5%攀升至4月的6.1%),而超过千万的应届毕业生又即将进入就业市场的情况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强调要防止防控措施“一刀切”和“层层加码”,这对有序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发出了强烈信号。

此外,下半年经济反弹的力度也会受到许多外部因素影响。美联储的紧缩政策仍然是许多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主要威胁,尤其是对于那些必须进口大宗商品和粮食的经济体。中国央行一直在避免货币紧缩,但在引导短期利率下降的同时又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将变得更加困难。6月初日元对美元汇率跌至20年以来低点,使得中国保持汇率稳定面临更大挑战。虽然中国没有理由采取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但是在美元变得愈发强势的情况下,有必要让人民币汇率变得更灵活。此外,全球通胀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俄乌冲突影响,但如果能源需求问题更加严峻,而又难以找到政治途径来解决问题,并且欧洲央行又被迫加息时,又将为复苏前景带来挑战。

图:全球通胀风险加剧汇率失调

数据来源:Wind

当前,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对亚太地区2022年的增长和通胀预测(2021年12月我们曾发布《聚焦亚洲》《2022年中国经济与行业展望》)。我们认为,受美联储货币紧缩和地缘政治风险影响,2022年亚太大部分经济体的GDP增速将较我们原先的预测下滑约1个百分点,而通胀率将上升1个百分点,这两个预测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还有赖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否能稳住市场情绪。而主要工业国家良好的资本支出,以及更多经济体开始放开入境限制都是利好因素。最后,我们再次强调,中国宏观政策的落脚点应是扶持能吸纳更多就业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并避免推出像2008年那样大水漫灌式的刺激政策。

消费

疫情冲击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今年以来,疫情影响促使中国的深圳和上海两大经济中心先后采取封控措施,对消费造成了严重冲击。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4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万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4月受到的疫情影响最为明显,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万亿元,同比下降11.1%。疫情冲击不仅影响了消费总量,也影响了消费结构。

从消费品类上看,必选消费保持正增长,可选消费进一步承压。必选品类方面,受疫情封控的影响,居民囤货需求增加,4月粮油食品、中西药品、饮料类仍然保持正增长,其中粮油食品同比增长10%,对预制食品、冷冻食品和混合调味品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可选品类方面,4月化妆品、服装纺织、金银珠宝、汽车类明显承压拖累整体,办公用品相对显韧性,其中服装纺织类受物流影响,同比下降22.8%;地产后周期品类方面,家电、建材、家具类均有所承压,家电品类零售额增速下滑幅度相对较小,同比下降8.1%。居家场景下,冰柜、洗碗机和扫地机等销售表现较好。

图:4月分类别消费当月同比增速


来源:国家统计局,德勤研究

从消费业态上看, 以酒店餐饮为代表的线下服务类消费受冲击明显。据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商品零售同比下降9.7%,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2.7%。商品零售因物流和供应链等因素的影响下降较大,而餐饮旅游等接触型和体验型业态受防疫政策的影响更大。线下餐饮收入下降速度明显,外卖业务对餐饮的贡献度将会显著上升。在酒店行业中,中小单体酒店整合,促进酒店行业连锁化率提升。在旅游业中,本地游和周边游取代长途旅行成为了出行热点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精致露营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从消费渠道上看,线上实物销售增速下降,线下社区便利店增速较好。据统计局数据显示,线上方面,4 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0.76万亿元,同比小幅下滑,增速转负。此次疫情导致物流企业日常经营放缓,是 4 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下滑的主因。线下方面,1-4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百货店与专卖店零售额同比下降8.2%和5.9%,超市业态呈现出较高的韧性,其零售额同比增长3.6%,而便利店与专业店零售额也同比增长6.8%和2.5%。疫情影响下,部分居民日常活动范围缩小,便利性相对较高的自助式消费和社区便利店更受欢迎。

疫情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来自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从需求侧来看,新冠降低了大多数劳动力的当期可支配收入,使得消费者对日常不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降低;经济恢复的不确定性对他们的收入预期产生了重大冲击,抑制了当下及未来的消费;疫情突发产生的心理暗示会使消费者更多地储蓄,更谨慎地消费。从供给侧来看,虽然上海等地的封控政策对限制疫情的传播已经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和物流中心,这一举措将直接导致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及服务业劳动力供给出现阶段性短缺,交通物流的封锁和限制将影响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正常流通,并进一步对广大中小微企业形成冲击。

因此,考虑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着手,推动消费复苏。在需求侧,采用发放消费券、减免个人所得税等针对消费者的措施,提振消费信心,刺激消费欲望。在供给侧,调动更多的市场主体,畅通物流通道,提供更好的消费产品,创新更现代的消费方式。随着上海等地的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复工复产有序开展,政府积极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助企纾困、保障物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以及618大促活动的开展,4月与5 月的延迟消费预计于 6 月开始集中释放,消费在下半年将有望得到复苏。

科技

半导体自主进程是否受挫?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月度数据,2022年4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259亿块,同比下滑12.1%,创2020年1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百分比。从供给端看,由于近期疫情在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导致部分企业生产运营暂停,此外,生产物料及设备的物流面临运输不畅等问题也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带来较大的挑战。从需求端看,疫情对芯片下游行业也产生较大影响,例如,2022年1-3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降至7420万部,同比下降14.1%,反向影响市场对芯片的需求。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半导体冲击汽车及科技行业

疫情下,多家芯片及零部件工厂进入停工停产状态,芯片等任一零部件的供应短缺直接导致了整车企业的生产受阻,或将导致今年全国汽车产量下降15%-20%。而芯片、元器件等重要零部件由于疫情带来的供应短缺加剧,也直接对科技行业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无论科技终端产品,还是5G基地站及核心网等设备、物联网(IoT)装置等对半导体的需求较大的领域,产能下降将使得科技行业相关企业研发和生产效率大幅度下滑。

 

半导体封测以及晶圆环节受影响较大

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受疫情影响程度不一,但企业也采取了相关措施,尽量降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

  • 封测厂(受影响程度高):由于封测属于劳动力密集的行业,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出现了员工确诊案例,加上物流不畅,导致封测厂在生产以及物流运输上都受到了较大影响,部分工厂交付量甚至减少20%。
  • 晶圆厂(受影响程度中等):产能规模较大的部分企业采用闭环管理生产以及支持部门居家办公的模式,试图降低受疫情的影响。某些晶圆大厂第二季度营收预估环比下降2%-4%。
  • 芯片设计(受影响程度低):芯片设计企业员工大多可以居家办公,或面临研发效率低于平时的情况,但整体上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在芯片交付上同样面临物流不畅的问题。
  • 设备材料企业(受影响程度低):面对疫情各自采取了相应的管控措施,保证了基本的生产运营正常,因此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疫情对中国半导体自主进程影响有限

尽管疫情来势凶猛,但是整体来说对于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影响是暂时性的。首先,在防疫管控措施的不断改善和随之带来疫情好转的趋势下,各地企业会逐步有序复工复产。例如作为中国重要的半导体产业基地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4,而上海芯片制造重点企业已经恢复90%的产能,多个规模较大的半导体企业已满负荷生产,带动一批装备、材料、封测等产业链配套企业加快复工;其次,某些半导体相关企业采取了有效的应对举措来弥补疫情带来的影响,例如针对停产工厂带来的影响,会通过其他产区的产出增长做到一部分的补偿。同时也提出疫情后增量生产及加速生产来弥补疫情管控带来的损失。也因此,从长远来看,中国半导体自主进程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汽车

高效但脆弱:汽车供应链危机为何难解?

很少有行业像汽车行业的供应链这样复杂,每家主机厂依赖于数百甚至上千家供应商组成的大型供应链网络来为其供货。一级系统供应商负责向主机厂直接供货,其下又有多级子供应商,负责从原材料、部件到集成部件的生产和组装,最后这些零部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及时抵达主机厂确保整车生产的顺利进行。它要求各个环节高效流转、紧密配合,注重高流动性、轻库存和低资金占用。

精益生产模式曾是主机厂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但一次次的突发事件,让汽车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早在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时,汽车产业便遭遇了严重的断供危机。而当上海疫情袭来,汽车供应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陆续爆发出来,可见供应链痼疾并未得到真正解决。

相较于2020年武汉疫情,此次疫情封控给全国汽车产业带去的冲击更大、影响范围更广。首先,上海是汽车制造重镇,同其他长三角城市一起贡献了全国23%的汽车整车产能。其次,上海作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口、国内公路运输的重要枢纽,聚集了大量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仅包括头部国际零部件厂商,还分散着数量众多的本土中小规模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共同构成了全国近三成的汽车工业增加值。此外,长三角零部件企业在部分产品上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例如新能源驱动电机、电子电器等细分行业超过50%的供应商来自于长三角。因此对长三角供应链依赖度高的主机厂相继受到牵连。上海封控的冲击还外溢海外市场,包括丰田、本田在内的日系主机厂因零部件采购、物流不畅等原因宣布其日本本土工厂短暂停产。

汽车供应链的在突发事件下的脆弱性还来源于单一采购的盛行(或供应商集中在单一地理区域)以及汽车产业供应链数字化程度不对称。尽管主机厂一般对关键零部件采取A/B角制管理,以增加供应的弹性,增强同零部件企业的博弈。但在一些技术垄断性或唯一性高的零部件,订单往往掌握在单一核心供应商手中。例如博世的ESP产品占据七成的国内市场份额,而博世所在的上海、苏州工厂相继受到疫情影响出现关停,使得全国主机厂产能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不对称的数字化程度(手工表格式库存管理在中小零部件企业当中仍较普遍,即便是采用库存管理系统的供应商,仍存在手工填报等方式),很大程度造成信息滞后、数据决策阻断,使得主机厂无法对刚萌芽的风险做到及时预警。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主机厂和大型零部件企业均进入复工复产白名单,但部分中小供应商仍处于停工状态,这些企业的地理位置、人员状况、成品库存、来料和出库、企业财务等信息都未能第一时间透明地传导给下游企业。

我们认为此次上海疫情有望成为汽车供应链管理模式重要的分水岭,主机厂将开启一系列供应链调整。首先,对更多高优先级的零部件建立备选供应商方案,将供应链体系对符合其产品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供货周期的本土优质供应商放开,并且在采购的地理分布上更加多元化,在位置上形成风险对冲。另外降低单一采购比例,对非核心但对外依赖度高的零部件寻找并培育B角供应商并启动国产化替代。其次,增加核心零部件的库存。在福岛海啸后,丰田提出了业务连续性计划(Business Continuity Plan),列出了500个需要安全库存的零件清单,针对芯片等备货周期更久的产品,丰田要求供应商储备2-6个月的缓冲库存来应对灾难性冲击。一些有实力的主机厂也有望向上整合,例如对关键零部件自建生产线;特斯拉在全行业缺芯片之际,通过修改软件启动了备选芯片供应。最后,供应链管理需要立足长远,主机厂需要对产业链上的潜在风险和结构性弱点进行扫描,识别关键风险敞口并进行预案设计。在此期间数字化技术将帮助企业对核心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对供应商风险进行实时高效的预警并给出应对机制和方案,从而缩短企业响应时间,实现弹性复苏。

生命科学与医疗

疫情常态化之下的医疗服务与需求转型

疫情爆发以来,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医疗物资的供给一直是亟待解决的痛点,互联网医疗逐渐成为线下医疗的重要补充。相对应的,民众对于互联网的依赖度和利用率也有了大幅增长。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群体规模从2020年上半年的大幅增长,到下半年的国内疫情有效防控后的下降,接着在变种病毒株(如阿尔法、德尔塔、奥密克戎等)流行后,2021年出现恢复性增长,在2021年底达到新高。(图一)

图一: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与使用率


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相比2020年初的武汉疫情大爆发,上海疫情爆发对行业带来更大的影响,主要体现两个层面:

  • 医疗耗材供应阻滞:作为全球重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出口中心,上海生产线恢复困难导致全球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正出现全国性的造影剂短缺问题,预计要到6月中旬生产恢复后才能缓解。此外,中国的人工血管高度依赖进口,位于上海的外企厂家停工以及港口输入暂停导致国内医院人工血管面临断供问题。
  • 全国医疗资源的紧缩:根据复旦大学研究,上海拥有全国百强医院中的19家,仅次于北京,占了全国近20%的医疗资源。在万亿GDP城市中,2021年,上海的卫生机构床位数超过16万张,仅次于重庆;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执业(助理)医生数分别24万人和8万人,仅次于北京和重庆;医疗诊疗人次达2.72亿人次,居万亿GDP城市之首。上海疫情的封城影响了不止上海市内的民众就诊需求,同时也造成了全国一定程度的医疗就诊资源的紧缩。

但在上海疫情的影响下,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速和突破,进而为全国的互联网医疗和医院的树立典范,明确未来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加强领域和发展方向:

  • 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发展:截至5月17日,上海市全市已有100余家互联网医院。全市公立互联网医院可跨院调阅患者6个月内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上,支持全市互联网医院实现跨院复诊。
  • 强化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自3月1日以来,上海市全市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约116万人次,提供线上预约挂号、线上专科咨询、在线复诊、在线开方、医保线上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等服务。
  • 优化互联网医院医保相关政策:具备线下医保门诊大病结算资质的互联网医院提供互大病复诊服务;优化医保结算,亲属可通过绑定亲属码进行在互联网医院代配药和费用结算。

随着上海疫情在五月下旬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疫后我们预期将带来几个行业发展机会:

  • 疫情常态化的趋势下,核酸检测产业链将获得长期受益:常态化检测导致对检测试剂、快筛产品、检测服务的需求提升;
  • 医疗器械产业迎来业务反弹机会:国外对于医疗设备的持续需求将带来短期内国内生产企业的订单增加;
  • 消费性与预防性医疗服务的需求将随着健康意识的崛起而持续提高:消费者对于健康管理将更加主动,消费意愿提升。穿戴型健康设备购买需求提高,疫情防控将刺激个人健康管理设备的需求;
  • 连锁药局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将带来新业务发展机会:连锁药局跟各地线下和互联网医院的合作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此内容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