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解析

消費產業洞察

新常態下的零售革新

在COVID-19疫情的催化下,零售業者的數位化布局逐漸加速。供應鏈的問題隨著無接觸經濟的興起而浮出,健康與安全等顧慮也成為影響消費者回實體店鋪購物的主要驅動因素。在這份《消費產業洞察》報告中讀者們將看到全球零售業高管是如何看待後疫情時代的零售產業面貌 、即將改寫的零售規則及應考量的關鍵投資。

2021年的零售產業正步入加速轉型的階段。獲客成本的提升,科技企業、原生數位零售商與消費產品企業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市場的重疊等等因素都是零售業者正面臨的問題。為增加數位接觸點,數位轉型及增加數位化資產已成為企業必要投資。然而如何做到數位化差異才是能使企業脫穎而出之關鍵。在這份研究報告中,我們整理出零售業將改寫之規則及對於策略布局上的建議,並將其歸類為以下四點。

一、數位投資的目的應不僅限於做出差異化

隨著需求由線下轉往線上的趨勢愈加確立,零售業者,原生數位零售商,消費產品企業以及掌握消費者數據的大型科技企業之間的界線越發模糊。台灣多數業者也陸續開拓線上零售管道,經濟部統計處也表示2020年無店面營業額創歷年新高,與2019年相比年曾12.2%,反觀整體零售業只有0.2%的上升。在數位資產越加成熟的環境下,如何做出差異化已成為業者更迫切的需求。在新零售的規則下,找到新的獲利模式,如訂閱、會員機制以及透過新的合夥、策略聯盟來創造具有獲利效益及全通路的數位體驗便是能達到數位差異化的關鍵。近年來在亞洲興起的直播商務在疫情下也成為許多企業的新通路,在台整體開播次數漲逾7成,在台開電詢問量也增逾5成。另外,透過導入第三方物流、數據分析來提升營運流程及效率能同時擴大彼此雙方的客戶群及開闢新的商業機遇。

二、企業應將供應鏈、倉儲管理和數位用戶體驗進行整合,不能再以單獨的個體來營運

自疫情以來,供應鏈中斷及配送延遲已是零售業者的燃眉之急。然而,從2020年5月至今全球運力增幅僅達4%,跟不上全球貿易市場的恢復速度。 近年來,民眾開始關注企業對於供應鏈的管理。供應鏈斷鏈,物流資源的匱乏,庫存不足等問題都影響著消費者對於企業的忠誠度。除了將海外廠遷回本國以避免缺貨和延誤的風險之外,零售業者也透過內部調整來優化供應鏈效率。縮短供應鏈,強化供應鏈中的每個節點,將供應鏈透明化並挑選合適的第三方業者進行合作便可打造更為彈性的供應鏈,並減少物流倉儲資源的浪費。

三、消費者對於健康與安全的顧慮仍持續在重塑消費行為,因此再接下來企業的規劃當中仍將是重中之重

「健康及安全」和「信任」是2021年驅動消費者購物的主要因子。民眾對於到實體店面購物的擔憂也側面印證出零售業者需在未來幾年當中投入更多資源在健康與安全的措施上。另一方面,如何調整實體通路的策略也是零售業者該思考的課題。隨著消費者逐漸轉往線上,實體通路的目的漸漸轉變於塑造品牌形象及盡可能的增加消費者購物體驗。為增加消費者的信心並建立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零售業者需透過在健康與安全上的投資來搭建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重拾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忠誠度。

四、零售業者需對如何「解決盈利能力」發想出更新穎的觀點,並以此觀點來調整成本結構

在疫情期間,全球原物料及運價的上漲,加上線下轉往線上市場的趨勢壓縮了企業的利潤。雖然疫情打擊了大多數企業,卻也可能是企業去平衡成本結構的契機。就現階段而言,零售業者可用應對COVID-19的名字來考量將長期成本降低,例如合理化商電足跡和減少商務旅行等。另一方面,在COVID-19疫情的肆虐下,企業為提升盈利能力而設法創新,也因此近年來許多新型的零售模式如雨後春筍一般走入消費者的生活中。在找到合適的零售模式之前,企業也需多方嘗試,跳脫傳統思維並接納新鮮的想法好在後疫情時代下的新零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與其他競爭者間做出區隔。

2021年以來,數位轉型及新零售規則都帶給零售業者許多挑戰。然而,只要盡早對於市場信號做出應對,並完善企業的數位布局,這次疫情或許也能成為讓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契機。

勤業眾信將透過這本《消費產業洞察 – 新常態下的零售革新》研究案分享全球零售業者動態、產業發展趨勢、並結合台灣在地觀點來一探新零售面貌。希望這本《消費產業洞察 – 新常態下的零售革新》研究案能為讀者帶來啟發,並為產業帶來正面影響。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